太原博物馆

+收藏:http://tybw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厚重历史与时尚前卫结晶:太原博物馆建设记
2011-11-17    浏览(1054)    作者:太原博物馆    来源:太原博物馆 官方网站

站在长风文化商务区内宽敞漂亮的文化岛大平台上,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太原博物馆的那五个巨大锥体。秋日阳光映照下,浓郁的中国红与浸染沧桑的古铜色,使这座充满现代时尚外观的建筑极具历史厚重感。

太原博物馆是长风文化商务区内呈梯形形状的文化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望汾河,西依新开掘的内河,北与山西大剧院相邻,东南紧邻山西省科技馆,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组成部分有文物保管区、展陈区、学术研究区、公共活动和休闲服务区、行政业务办公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

博物馆建筑方案由承担过北京国家大剧院设计的法国安德鲁设计事务所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红灯笼,主要建筑为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以中国红和古铜色为建筑外墙主色调。成钝角线状排列的五个椭圆锥体,锥顶扎根于地下,锥体向上拔地而起,并舒展开来,不由让人联想到这一方土地自古拥有的神奇、博大的力量。太原博物馆1号、2号锥体为古铜色,3号、4号、5号锥体为中国红。据施工人员介绍,通过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强调其艺术效果,丰富的折线变化、有韵律的重复,使建筑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在不同气候和光线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神秘魅力。

太原博物馆新颖的造型在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的同时,也给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每个桶都是椭圆形倒锥体,有8个圆心,8段弧,由下到上、由小到大呈辐射状,全部采用钢结构吊装,不锈钢“T”形龙骨支撑;五个倒锥形的桶体,倾斜角度接近30度。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上下左右前后都必须同时进行,需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采取更多保护措施。

如果不是熟人介绍,梁振,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从外观上会被人误认为是名农民工,全然想不到他会是承建太原博物馆的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如果知道这样一座宏大的建筑建成仅仅用了21个月,那么也就可以明白他在这期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在文化岛上的五大建筑中,太原博物馆是最晚开工的。2009年11月底,在方案最终获得通过后,梁振带着他的弟兄们冒着凛冽寒风在汾河滩上打下了第一根桩。从那天开始,此后的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就几乎都是在工地上度过。先后实施了桩基工程、混凝土主体工程等。在今年的4月23日,钢结构工程也顺利完工,实现了主体封顶;两个月后,1号筒体外立面装饰完成,7月中旬所有筒体外立面装饰全部完成;8月5日,连接五个锥体的连廊工程顺利完成。这一连串的骄人进度,让当初一直对太原博物馆能否按时完工担心不已的省市领导顿时踏实下来。

为保证太原博物馆顺利竣工,建设业主——— 太原中心商务区管理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倾注心血,积极协调各方,为工程建设创造优良条件。中心主任朱俊修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还患有糖尿病。在工程最紧张的时候,为保证厂家优先向博物馆工地供应材料,他冒着酷暑赶赴广东生产厂家基地。到了广东那天已接近晚上7时,在听说厂家接待人员说再有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时,朱俊修打了胰岛素。结果由于半路堵车,半个小时的路程足足延长了两个多小时,长时间空腹的朱俊修差点出了“安全事故”。现在再说起这次经历,同行的人依然觉得后怕。

田志诚是建设单位派驻博物馆工地的业主代表,他家住在尖草坪立交桥附近。进入“百日万人大决战”以来,他每日在工地都要守到凌晨一两点,偶尔回趟家也是半夜进门,黎明即走。由于长时间没有回家,一岁半的女儿见了他居然叫 “叔叔”。干个体户的妻子,在他做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后,被迫关了自己经营的小店铺,全力在家照看孩子。

正是有了这样一些一心奉献工程的普通人,太原博物馆的建设才取得了惊人的进度。如今,这座已高高耸立而起的现代建筑,必将为太原、乃至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签:太原博物馆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